|
||||
《高高的蓝天》 近代蒙古族著名诗人贺希格巴图(1849-1917)诸的爱情诗。有一年正月,贺希格巴图跟随西协理府的官员们参加全旗的开印大会,在会议期间写了这首诗,受到随从、马弁们的赞赏。遂让贺希格巴图坐在他们中间朗诵这首诗。大家听了非常喜欢鼓掌称赞。与会的官员们听到这件事,命他们的支书或随从、马弁们各誊抄一份带走。这首诗在这次“开印大会”上得到奖赏。这首诗是诗人在开创诗歌创作事业之初的优秀成果之一。此诗所用比喻十分形象,写景、叙事、抒情衔接紧凑,一气呵成,是首爱情诗的佳作。 《伊希丹金旺吉拉手抄诗文集》(影印本) 伊金霍洛旗政协文史办编,16开,990页。2006年11月内蒙古人名出版社出版。伊希丹金旺吉拉(1854-1907年)出生于察哈尔盟镶白旗一个官僚家庭,从7岁起,当了鄂尔多斯郡王旗公尼召的活佛。自幼聪明,精通蒙藏文。15岁回到原籍察哈尔。39岁时周游内外蒙古各盟旗,深刻了解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并写作了不少诗。他的诗揭露大活佛生活奢靡、贪得无厌的丑恶行径;也对官僚政客的昏庸无道、草菅人命进行了揭露,并对穷困百姓深表同情。有的诗劝人行善、传经布道。全诗语言犀利,节奏明快,气魄宏大,既富蒙古族传统诗歌韵味,又吸收汉藏诗歌长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 《劳瑞桑布的诗》 劳瑞桑布(1884-1939年),近代著名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人。9岁起出家当喇嘛,29岁时结识“独贵龙”运动组织者旺丹尼玛,并受其影响去伊克昭盟、巴盟一带宣传革命道理。后在巴盟五原被捕。经营救出狱,临出狱前在巴盟狱墙壁题诗明志。他前半生从事革命活动,写下了不少好诗,惜大多散佚。所传一首长达120行诗作,描写鄂托克乌审封建王公受国民党军阀挑拨离间,互相倾轧残杀,人名遭殃的史实,指斥了封建贵族摧残百姓、争权夺利的罪行。大革命失败后,劳瑞回家务农,再未见有诗作问世。 《沙暴》 中段篇小说集。蒙古族作家布林著,1999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布林,又名乌力吉布林,1959年9月生于鄂托克前旗珠和苏木,蒙汉双语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动荡的鄂尔多斯》等3部,中短篇小说集7部。《沙暴》收入了作者《青色的萨力恒》、《蔚林花》等11篇小说。其中《蔚林花》的艺术品质奇特,整个小说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怪诞的气息;现实和幻觉交叉穿梭,时间和空间的模糊凸现,鬼和凡人的间或混淆,夸张和反常的此起彼伏,离奇和荒诞的若隐若现……布林的小说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使人耳目一新。小说《狗媳》获第八届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在达尔扈特部落》 梁冰所著长篇小说。1985年3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鄂尔多斯高原发展抗日名族统一战线,创建民族武装的生活。作者用浓重的色彩描绘了鄂尔多斯自然风物的奇观胜概,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蒙古族的社会生活、精神风貌,以及古老的传统习俗。在广阔雄浑的背景上,以保卫成吉思汗灵柩为中心,展现了那一特定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风云变幻的斗争现实,着力塑造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和达尔扈特部落牧民领袖的英雄形象。情节波澜曲折,引人入胜。整个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遥远的故乡》 蒙文诗歌集。奇·那楚克道尔吉著,199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那楚克道尔吉,乌审旗乌审召人,8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作。除诗歌集外还有长篇小说、剧本等作品。该集32开,298页,共收入作者《查干淖》、《向沙漠述说》等88首诗。其诗《乳香飘》获第六届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祝你们幸福》 中篇小说。乌雅泰著。发表于1983年《当代》第5期。小说从3个不同遭遇、不同层次和观念的蒙古族女知识分子与男主人,某文艺刊物的编辑部副主任潮乐蒙的各种关系中展开了丰富多变的心态情节。从他们对家庭、爱情、工作和理想的追求之中揭示了城市蒙古族知识分子现代生活的一隅,透过这一隅,我们看到了蒙古族生活的新变化及传统观念给现代生活带来的漩涡。乌雅泰的作品多反映蒙古族现代生活,特别是蒙古族知识分子的生活,在题材开拓方面有特色。其中《洁白的羽毛》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文学创作“索龙嘎”二等奖;《祝你们幸福》获首届文学创作“索龙嘎”三等奖。 《阿拉腾其木格小说集》 蒙文版,阿拉腾其木格著。2004年7月由远方出版社出版。阿拉腾其木格乌审旗人,1955年生。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该集收入《理解》、《两个单身女人》等小说。《两个单身女人》获自治区第六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鼻烟壶里的故事》 蒙古族作家鄂·巴音蒙克(1956年-)的儿童科幻系列长篇小说。系列长篇的的第一部以褐圆脸蛋的鲍尔夫和扁黄脸蛋的夏日夫兄弟俩从呼胡尔其老大爷那里买来两只会讲故事的鼻烟壶为线索、贯穿于整本书中,每个故事都独立成篇,又相互连接,使科学与文学交融、幻想与现实交织、传统与现代交汇,每一个故事构思巧妙,情节清晰,张弛有度,引人入胜。作品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仁慈、博爱和对生命的关爱。该系列长篇蒙文已出版8部。马英译了第一、二部;乌雅泰译了第三部。蒙文第一部获第八届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红橄榄》 中短篇小说集。肖亦农著,1989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著名评论家雷达作序。全书收入《孤岛》、《红橄榄》等6部中短篇小说。作品塑造了二才老汉、火队长、瞎老明、小顺子和河路汉子、小女子等具有黄河性格的一群人物。其中《红橄榄》描写了北京知青“我”拜二才老汉为师,并开始了艰难的河路汉子的生活。“我”在和红橄榄村的乡亲们经历过生死磨难之后,建立起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友谊。纯洁善良的小女子倾心照顾“我”的生活,以至于让“我”在这黄河岸边的贫困小村中开始了初恋的伊甸园……作品故事情节生动,又很强的感染力。 《桑洁道尔吉及其诗歌》 (蒙文版) 厄尔呼特·宝山、厄尔呼特·阿斯儒编著。2001年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桑洁道尔吉(1826-1903年)是鄂尔多斯近代诗人,曾当过乌审旗西梅林,后被王爷革职,委以协理的闲职。该书由编者按、诗人的作品及家谱等5章组成,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白驹的传说》 (蒙文版) 儿童诗歌集。莫·哈斯苏都著,1999年1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莫·哈斯苏都,1944年生于乌审旗乌审召苏木。197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绿岛颂》。《白驹的传说》。 收入作者《聪明的蛤蟆》、《猫先生》等10首儿童长诗。其中《白驹的传说》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作者还出版了《金银驹》、《短诗》等10余部诗歌、报告文学集。 《玉泉喷绿》 长篇小说,贺政民著。上部于1963年,下部于196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原伊克昭盟第一部长篇小说。上部以生动、朴素的口语,饶有风趣的情节,鲜明亲切的形象,描写了农业合作化初期曲折、复杂的斗争,歌颂了那种大公无私的、艰苦踏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下部继续展开了农业合作化初期两条道路的斗争。作者以他擅长的白描手法和幽默的风格,展现了贫下中农青年成长的历程。作品保留了上部的优点和特色;充满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不仅反映了贫下中农坚定的革命精神,更烘托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朝气蓬勃的景象。 《周雨明诗选》 2001年3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周雨明(1933-1998年)1955年开始搞创作。1960年在《诗刊》头条发表诗作《银燕在腾格里沙漠上盘旋》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入诗选。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学诗断想》中高度评价了全国4位著名青年诗人,其中就有周雨明。该诗集分《绿色图腾》、《边塞新咏》、《天涯诗旅》、《万象心语》等4辑,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诗《重回石磨湾》获首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鄂尔多斯婚礼》 策·哈斯毕力格图编著。哈达齐·刚、宝尔吉金·达来译,2006年12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鄂尔多斯贵族婚礼(上部)、鄂尔多斯各旗民间婚礼(下部)。婚礼是一个民族文化和礼俗的大聚会、大展示,对于研究鄂尔多斯文艺、民俗等都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贺希格巴图诗集》 葛云鹏译。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夏日、陈育宁作序,2003年11月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葛云鹏生于达拉特旗。通晓蒙、汉、日3种语言文字,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发表过多部剧作、散文作品。由策·哈斯毕力格图搜集整理的蒙文版《贺希格巴图诗集》1986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集收入了贺希格巴图《高高的蓝天》、《我的珠刚》、《双马并驰》等60余首诗歌。汉文版收入了贺希格巴图长短诗50来首。贺希格巴图的诗具有浓郁的鄂尔多斯民歌风味,在草原上广为传唱。 《幸福之路》 长篇小说。旺楚格斯仁著。鄂尔多斯第一部蒙文长篇小说。198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乌审旗人,发表数十部中短篇小说和剧本。该长篇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伊克昭盟南部牧区合作化运动。长篇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流畅的语言,独特的风格构划了新中国成立后草原牧人的生活。 《森吉德玛于野情谣》 散文集。郭雨桥著。郭雨桥又名郭永明,在鄂尔多斯工作、生活多年,通晓蒙语,出版有民间文学集、翻译作品集多部(篇)。《森吉德玛于野情谣》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2000年6月由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该集分散文卷、散文诗卷、童话寓言卷等3卷,共收入《歌外故事歌中人》等散文100来篇。其中《沙源——流动的节奏》获首届“索龙嘎”文学创作二等奖。 《黑界地》 长篇小说。肖亦农著。1996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生活在中国北部古老的黄土高原河套地区的农民们,质本拙朴,在与大自然的抗衡中,逐渐地认识到只有围滩造田才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但是至清末民初官税加大,域外贸易洋教入侵,内乱外患,这片平静的土地开始躁动了,农人们的自尊同潜在的民族意识一并爆发,他们再一次认识了自己,在重新开拓荒地的同时,还要同社会环境抗衡,从而走向真正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代价是血淋淋的。本小说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颇具艺术魅力,极富可读性。 《扎萨克盆地》 长篇小说。莫·哈斯巴干著。1991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伊克昭盟“三·二六事变”为历史背景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抗战关键时期,1943年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占领陕坝,陈长捷占领黄河以南小城东胜,同占领黄河北岸包头的日寇进行军事对峙,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人民同日寇斗争进入非常关键时期。这种时局下,一直未被重视的扎萨克旗成了军事要地。陈长捷提出了驻军开垦草原供给军粮的方案,来到伊盟后便下令大面积开垦。陈在各旗大肆破坏草场开垦,引起了牧民及贵族的不满。老瑞为首的一群革命人士将私卖土地的巴音仓刺杀,于1943年3月26日发动了起义。这便是举国闻名的“三·二六事变”。本小说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绚丽明快,极富可读性。 《旧乡》 小说集。张秉毅著。1997年四月远方出版社出版。该集收入短篇小说17篇。小说《黄土高坡》曾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选载。荣获自治区第三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张秉毅以短篇小说为主,语言简介,结构拙朴,与描写的西北高原农村生活的表里,往往给人很深的印象。 《银霜》 长篇小说。哈斯布拉格著。1998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偏远、落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三泉草原的青年牧民丹达尔为改革传统的牧业方式,为筹集资金帮助赞丹姑娘办现代机械化牧场而进城打工,拾破烂当乞丐,被害入狱。歹徒为了金钱将其奶奶绑架绑架伤害,妹妹被拐卖,最终由公安人员伊布格勒德推理侦破案件,真相大白,丹达尔得到自由。故事情节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进入另一种从未经过的经济模式时的成功、失败,再摸索的艰难困苦的历程;也活灵活现的反映了改革年代人们的思想、感情、爱情、家庭、社会的波动。《银霜》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玛尼颂研究资料》 那顺巴图整理。1999年11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玛尼(六字真言)曾在鄂尔多斯广为传播,上个世纪初叶,在鄂尔多斯传播的玛尼就有500余首(种)。念玛尼这一习俗,在鄂尔多斯有300余年历史。过正月或纪念去世的祖宗的周日,一家几代人聚集在一块儿念玛尼。念玛尼时,没有专门供奉的佛。收入该书的玛尼有50余种,大多是乌审旗哈流图庙的强尔记喇嘛沙木腾扎木苏创作和编译的。念玛尼、咏玛尼活动,起初是从哈流图庙发起,之后在全旗、全盟流行。每一种玛尼有各自的歌谱。虽然各地念玛尼的歌谱有差异,但玛尼诗是相同的。本书对于研究当时鄂尔多斯西部几个旗的政治、经济、宗教、文艺、民俗、方言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紫山岚峡谷》 蒙古族作家甫澜涛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阳光》刊物2001年第2期,《小说选刊》2001年第6期选载。小说的主人公小金巴与一只黄羊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非常喜欢的图木尔叔叔来到紫山岚峡谷狩猎时把小金巴的黄羊给打死了,于是小金巴再也不理图木尔叔叔,从而使图木尔叔叔与小金巴妈妈的婚姻也告吹。甫澜涛站在人类学本体论的高度,以一种新的历史文明理念对草原的传统文明和历史文明进行了再认识。他发现了游牧文化中人是作为生态因素而出现在自然界的,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保证人类安全的前提;人和生物物种的地位是平等的;人类要以自然为中心,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爱的漠流》 散文集。全秉荣著。1987年12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全秉荣,曾任鄂尔多斯电视台总编、鄂尔多斯影视家协会主席等职。其作品还有《天籁回音》、《鄂尔多斯旅行记》、《感受今天》等。该散文集分《时代足音》、《大漠览踪》、《生活浪花》、《高原漫步》、《家乡风韵》等8辑。其中《大漠情》曾获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风中歌谣》 短篇小说集。王建中著。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入了作者10篇小说,其中《四牌楼》等小说曾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及小说年选转载收入。本集选的10篇小说均描写过去的时光,旧时的人物。恰淡的情怀,诗化的温馨的语言,充斥着日常生活中暖人心怀的气息。每一篇作品,都在人物行为的写实之外,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延绵不绝的空蒙与诗意。另外,小说集配了不少反映过去时光的黑白照片。 《边地罹优》 青年作家刘志成散文作品集。2003年8月远方出版社出版。该集分3辑;《故乡以远》、《穿行边地》和《我的心儿在高原》,共收入《舞蹈在狂流中的生命》等22篇散文。其中《待葬的姑娘》获自治区第九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怀念红狐》收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并入列200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前20名;散文集《边地罹优》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图文奖、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我的诗神》 蒙文诗歌集。巴·哈斯牧仁著。1996年2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哈斯牧仁,乌审旗人,曾任鄂尔多斯文联副主席。该集分《我的诗神》、《羊年甘露》等4辑,共选入《我的诗神》、《爱的乌审》等56首诗。《我的诗神》、《大地之心》分别获自治区第一次、第二次“索龙嘎”文学创作奖。 《大地火焰》 蒙文诗歌集。热·图门乌力吉著。1999年1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热·图门乌力吉,1959年出生于鄂前旗布拉格苏木。1978年开始创作,其诗《苏醒的高原》获第七届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创作奖。《大地火焰》收入作者的《蓝色的火》、《瑰丽草原》等一百余首诗。 《鄂尔多斯小说选》 (上、下册) 布林编。2006年9月由香港大道出版社出版。该集选入了鄂尔多斯25位作家的40篇中短篇小说。2007年6月6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内蒙古作协、鄂尔多斯市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鄂尔多斯小说研讨会,集中讨论了该集中的一些小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对此书的评价是:通过这本书,我们才知道鄂尔多斯作家群里有那么多优秀的小说家,鄂尔多斯文学里有那么绚烂的风景。你们的工作,对中国作家协会启动的“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程”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鄂尔多斯散文集》 乌雅泰编。1989年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文版)。32开,554页,24万字。收入了乌雅泰、哈斯毕力格图、阿云嘎、哈斯巴干、布林等40余蒙古族作家的50余篇散文,是80年代末,鄂尔多斯散文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 《鄂尔多斯诗选》 穆向阳、巴·哈斯牧仁、张秉毅编。1992年8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内蒙古著名作家哈斯乌拉作序,收入29位诗人的96首诗。该诗集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本鄂尔多斯诗集。 《哈达奇·刚小说选》 小说集。哈达奇·刚著。哈达奇·刚(1949年-)蒙古族作家、翻译家。乌审旗人,曾任内蒙古文联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散文、儿童文学等。1982年后转入蒙译汉工作,其译作较好地做到了“信、达、雅”。其译作《夏营地,草原上的人们》获首届文学创作“索龙嘎”优秀翻译奖。该选集是其第一部创作作品集。 《鄂尔多斯蒙古族当代诗选》 巴·哈斯牧仁编。1991年11月由内蒙古人名出版社出版。蒙古族著名评论家哈达奇·刚写序。该集分《天河马驹》、《两个太阳的夏天》、《森林之月亮》、《阳光之营地》等4辑,收入50来位老中青诗人的92首诗。 《鄂尔多斯美术书法作品集》 伊盟书画院为建国50周年和首届鄂尔多斯文化节献礼汇编。1999年8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选集共收录了鄂尔多斯书画艺术作者102人的183件作品,其中书法80件,美术67件,篆刻36件,是建国50年来,鄂尔多斯第一部美术书法作品集。 《民间传统图案》 图案艺术。古日扎布编绘。2008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蒙古民间图案是一种线条优美的艺术,是一种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该书由《民间传统图案》、《绘编绘画的民间传统图案》、《蒙古族工艺美术》等4部分组成,介绍了几十种民间图案。 《鄂尔多斯民歌集萃》 民歌集。包俊臣、王立庄主编。199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册为鄂尔多斯蒙古民歌,分《故乡情》、《父母恩》、《英雄赞》、《礼仪篇》、《古日歌》、《祝赞词》等13辑;下册为鄂尔多斯汉族民歌,分“爬山歌”(俗称山曲儿),“蒙汉调”,“二人台”等传统民歌3种类型。 《鄂尔多斯民歌经典》 杜梓主编。2001年8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夏日作序。该集选了近300首歌曲,收入的民歌涉及历史风云、爱情、思念、生计、幽默、宗教、骏马等题材。大多数选用的是年代久远的古老民歌。歌词为蒙汗2种文字,还附了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谱子。 《近代中国鄂尔多斯南部地区民歌集》 民歌选集。万·欧斯特(比利时)收集记谱,刘奇编著整理,汪毓和作序。1995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中文、法文对照),中央音乐学院1995年增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毕业生刘奇1998年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深造,发现了介绍比利时天主教万·欧斯特神父向西方宣传中国音乐所作贡献的文章,叙述万·欧斯特于1912年左右在中国传教期间,收集整理鄂尔多斯地区中国民歌,多次在维也纳杂志出版研究中国汉族民歌和蒙古音乐的专号等等,并查到了出版稿、手稿及尽存的一首音响资料。刘奇花了4年时间,将其当时所独创的法文拼音方式记载的意译,还原为鄂尔多斯地方土语的中文,终于将48首民歌(五线谱)译稿展现在读者面前。 《鄂尔多斯民间文学荟萃》 色·朝格来那木吉拉搜集整理。1993年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习俗民间文学》、《关于五畜的民间文学》、《关于传统用具的民间文学》等8部分,介绍了鄂尔多斯祝赞词。另有谚语、谜语、传说等,对研究鄂尔多斯民俗、民间文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鄂尔多斯风俗录》 杨·道尔吉编著。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夏日、陈育宁作序,1993年6月由蒙古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饮食习俗、服饰、起居、礼仪习俗等11章组成。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习俗保留得最完整的地方。该书对于研究鄂尔多斯民俗有很好的价值。 《鄂尔多斯蒙古祝赞词民俗》 阿日宾巴雅尔、王峰著。2005年10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祝词与赞词是从鄂尔多斯民歌中派生出来的一种娱乐形式,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好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该书分《男子汉三技祝赞词》、《五畜祝赞词》、《婚礼祝赞词》等9章,搜集整理了近200首(种)祝赞词,对于研究鄂尔多斯民间文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蒙古詈语一千条》 (蒙文版) 民间文学。曹纳木搜集整理。1997年10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古族著名作家莫·阿斯尔作序。詈语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多少年来还没有人整理出版过这方面的书。该集收入了在鄂尔多斯地区民间流行的1千多条詈语,对于研究鄂尔多斯民间文学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鄂尔多斯文化遗产丛书》 鄂尔多斯市文联编辑出版的一套民间文学丛书。目前已出版《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蒙古族祭祀》等18本(2本汉译本)共500余万字。这套丛书拟出蒙汉文各48本。 《鄂尔多斯获奖剧本选》 齐·毕力格主编,2009年香港大道出版社出版。该集收入了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银碗》等10部剧。这是建国50年来用汉文出版的第一本剧本选。 《鄂尔多斯摄影作品选》 (一) 鄂尔多斯市文联编,2008年1月由香港大道出版社出版。著名摄影家、文艺评论家骆飞、额博作序。该书收入了鄂尔多斯60余名摄影家的90余幅作品。《鄂尔多斯摄影作品选》纪实求真,全面直观地反映了鄂尔多斯的发展变化,展示了鄂尔多斯壮美的自然风光,具有艺术观赏性、史料性,是一部鄂尔多斯风貌的历史画卷。 《爱语缠绵》 (蒙文版) 散文集。乌仁高娃著,1998年6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阿云嘎作序。该集收入了作者的《生活美好》、《歌声与悲欢》等40余篇散文。浓郁的地方特色,包含丰富的感情,朴质清新的语言,构成了这些散文的艺术特色。该散文集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蒙古族胛骨研究》 民间文艺。拿木吉拉道尔基著。1998年8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文版。拿木吉拉道尔基1955年生于鄂尔多斯,2001年因病去世,身后留诗作和民间文学作品多部。绵羊肩胛骨在蒙古人眼里是神圣之物,用肩胛骨来占卜是自古流传流传下来的风俗。胛骨反映主人的运气,财产等,故迁徙时不能将完整的胛骨随意抛在旧营地,必须敲碎弃于荒野。该书从胛骨占卜的起源、胛骨各部位的称谓、占卜的方法、胛骨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层次分明,意趣盎然。 《桑洁歌曲选》 蒙古族作曲家桑洁(1944年-)创作歌曲选。2000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桑洁,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人,1967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到鄂尔多斯工作。现任鄂尔多斯音协主席。其作品除此歌曲选外,还有歌剧《乌仁都希之歌》、《柳情》和百余首舞蹈音乐、五百余首声乐器乐作品。该歌曲选分《祖国之恋》、《故乡的风》、《边防之鹰》、《温馨的歌》、《企业之光》、《童年的梦》等6辑,收入歌曲136首。桑洁的音乐创作有舞剧、歌剧、合唱独奏、重奏、合奏,舞蹈音乐。《苏勒定巴雅尔》、《啊,八千里边防线》分别获文化部“群星奖”和全军文艺会演作曲一等奖和自治区“萨日纳”创作奖。 《柳谦歌曲选》 1993年7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柳谦1950年到鄂尔多斯工作。创作并演出、播出和出版的作品有:大型音乐歌剧6部、电视剧音乐2部、大型电视艺术片专题音乐7部、、器乐曲10多首、舞曲20多首、歌曲100多首,搜集整理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族民间歌曲选集3本。有10多件作品在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以及全国性的评价中获奖。该集收作曲家的84首歌曲,是柳谦同志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勤奋耕耘的成果。 《漫瀚调》 王世一、柳谦、张星编著。1993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内蒙古民歌中,鄂尔多斯有一风格特异并极其珍贵的歌种,这就是漫瀚调(蒙汉调)。漫瀚调是在蒙汉2个民族的人民长期相处、共同劳动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歌种。该书分《漫瀚调概论》、《漫瀚调曲选》、《漫瀚调词选》、《民歌手简介》等4辑。 《鄂尔多斯民间音乐综述》 音乐理论著作。赵星著。1986年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鄂尔多斯民歌分类》、《歌曲的内在结构》、《从鄂尔多斯民歌看蒙汉文化交流》等3章,对传统的长调、短调及蒙汉调的调式、旋律特点、节奏等,均结合民歌实例作了分析简述。 《鄂尔多斯剧本选》 1987年5月由伊盟文联《阿拉腾甘德尔》杂志编辑出版,该集共收入宝日其劳、斯仁朋斯克、齐·毕力格等剧作家的12部剧本。 《鄂尔多斯创作歌曲选》 (蒙文版) 桑洁主编。著名作曲家阿勒腾奥勒作序,2008年香港大道出版社出版。鄂尔多斯民歌选已出版好几种,但创作歌曲选从未出版,这是第一本。该集收入了鄂尔多斯蒙文歌曲100余首,是鄂尔多斯蒙文歌曲创作的一次全面展示。 《鄂尔多斯创作歌曲选》 桑洁主编。2005年9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作曲家阿勒腾奥勒作序。该书收入了鄂尔多斯的200多首歌曲,由《七彩的鄂尔多斯》、《天堂》、《吉祥的哈达》、《崛起的高原》等7章组成,是鄂尔多斯市专业、业余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多年来歌曲创作的一次全面展示。 《哈塔斤十三阿塔天神祭奠》 勒·胡日查巴特尔著。1989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在蒙古各地已濒临绝迹的家庭祭奠——崇拜天神腾格里(天)的祭祀仪式,被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比较闲塞的小部落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源于不忽哈塔吉部的鄂尔多斯哈塔斤人中流传至今的“皇室家族十三阿塔天祭祀”仪式。该书分《蒙古萨满教天神腾格里的祭祀》——哈塔斤十三尊阿塔天神祭祀的起源、《哈塔斤十三阿塔天神祭祀的一般情况》、《十三阿塔天神祭奠》等三章。《哈塔斤十三阿塔天神祭奠》对于研究蒙古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有很高的价值。 《阿尔扎波尔扎罕》 鄂尔多斯民间文学。阿·莫斯太厄,比利时人,汉民田清波(1881-1971年)在1937年发表了用拉丁字母和他自己创制的符号拼写成蒙语的《鄂尔多斯民间文学》。该书共分7个部分,收集了大量的鄂尔多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神话历史故事、民歌、谜语、祝赞词、谚语等,并忠实地用鄂尔多斯蒙古方言记录下来。这部珍贵的资料汇编,对于研究鄂尔多斯文艺、方言和鄂尔多斯历史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该书经曹纳木转写于蒙文并作校注,以《阿尔扎波尔扎罕》为名出版。 《蒙古族忌讳》 民俗丛书。曹纳木、苏德那木道尔者、莫·赛吉拉夫编。2006年1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忌讳习俗是民俗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编写者搜集整理了涉及衣食住行的忌讳、涉及生产的忌讳、涉及人的一生的忌讳、宗教祭祀忌讳和其他忌讳等五大类近4000条忌讳。该书对研究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蒙古族的习俗、民俗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鄂尔多斯地名典故词典》 传说典故集。曹纳木、布·阿丽玛编写,2005年12月民族出版社出版。蒙文版。收入了500余篇鄂尔多斯7旗1区蒙古地区传说故事,是1994年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故乡》丛书之一《鄂尔多斯地名典故》的增补本。许多传说故事不仅具有文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老油坊》 电视剧2001年由石笑、李文编剧。央视台电影频道出品。影片通过农村实行家联户责任制后,油坊梁村村民油耗子承包村里的一座废弃的老油坊而发生的矛盾纠葛,揭示了农村大变革时期农民思想的心理变化,批判了“恨人有、盼人无”的平均主义思想,2002年由电影频道播出后,先后评为党的十六大献礼影片,获电视电影“百合奖”。 《走进石锁沟》 电视剧。石笑编剧。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拍。《走进石锁沟》讲述了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罗旭走进革命老区,与当地老百姓融为一体,同甘共苦,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的故事。该片2006年在央视播出,荣获第二十三届电视“金鹰奖”最佳作品奖;第二十六届“飞天”一等奖及第十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入选奖。 《烟流上水流下》 故事电影片。山西电影制片厂2004年出品,编剧张秉毅,导演侯军。故事讲述了一个退伍军人庄梁历尽艰难,在家乡农村创办了“乡村敬老院”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村严峻的现实问题——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揭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主人公庄梁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以及对艰难时世的承担让人动容。影片在准格尔山区实景拍摄,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此片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萨日纳”奖。 《我的鄂尔多斯》 20集电视剧。肖亦农编剧。该剧主要描写了抗日时期,以当时蒙政会会长伊克昭盟盟长沙王为首的蒙古王公,大义凛然,在国共两党的支持下,特别是共产党的具体帮助下,排除干扰,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毅然将成陵迁往中华腹地,挫败了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侵略的故事。该电视剧画面清晰,故事曲折动人,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鄂尔多斯风暴》 蒙古族剧作家云照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取材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著名的独贵龙运动。1916年王爷和福晋阴谋杀害了独贵龙运动领袖敖其尔,其子乌力吉发誓要报杀父之仇。他长途跋涉到北京告发王爷的种种劣行,反遭段祺瑞政府军警的辱打。正在他走投无路之际,结识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刘洪泰。刘用革命道理启发教育他。他回到家乡重新组织独贵龙运动,但不幸被捕,在赴刑场途中被刘洪泰救出。从此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建立武装,和封建王公及国民党势力展开了斗争。全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国大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为了民族解放,与封建王公贵族和反动军阀进行武装斗争的历程。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普遍的称赞。 《布音德力格尔传》 传记文学。拉苏荣著。拉苏荣(1947年-)生于鄂尔多斯,男高音歌唱家。现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近年来他潜心研究民族声乐理论,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写了专著《哈扎布传》。《布音德力格尔传》系统地论述了女高音歌唱家布音德力格尔的生平事迹和演唱艺术。 《鄂尔多斯八位名作家古诗古文》 铁木尔巴特尔、额·巴布编注。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2004年4月民族出版社出版。鄂尔多斯蒙古文学从15世纪,尤其是16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黄教在蒙古地方的大力传播和兴盛,有了飞速发展,到清代出现了萨冈彻辰、贺希格巴图、丹金旺吉拉等著名僧俗文人,鄂尔多斯蒙古文学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该书介绍了除贺希格巴图、丹金旺吉拉之外的沙木腾扎木苏、陶迪、桑洁道尔吉、鸿给耶吉日嘎拉等鄂尔多斯近代8位诗人的创作、生活情况及其作品。此书对于研究近代鄂尔多斯文学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
|